第64章(2 / 2)

女主天下 一粒米饭 4025 字 16天前

她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因为她已经很久都没想起过这面镜子的存在。但王微翻遍了整个卧室都不见踪影后,终于能肯定,那面镜子估计是被什么人潜入偷走了。

这可真是大白天见鬼。

梅儿见她翻箱倒柜,脸色又很难看,小心的问:“殿下,是丢失了什么重要物品吗?”

王微看了她一眼,她当然不信是梅儿偷走的,不然的话早在长安的时候镜子就不见了。可到底又是谁这么神通广大知道她有这么一面镜子还能偷走呢?

王微百思不得其解,脸上却不动声色,淡淡的道:“哦,没什么,一个小玩意儿,可能是我记错了,没有放在这里。”

梅儿见她神色不对却也不敢多问。

王微只纠结了几分钟便把这事儿给放下了,丢都丢了,她还能怎样,好在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很依赖镜子,所以没什么感触。反倒是想起曾经在镜子里见过的神奇景象,以及镜子古怪的作用和来历,王微有点担心是不是被什么奇怪的人给盯上了。

对方不知何时偷走这面镜子,却一点痕迹没露,王微不想贸然的暴露自己对这面镜子的看重,反而引火烧身。对方按兵不动,又何尝没有并不能确定的意思呢。

对王微而言,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打赢这场战争,其余的所有事都没有那么重要。她还不信了,莫非这个时代还有什么穿越者同盟。那她这个不按历史记载出牌的长乐公主几百年前就暴露了。

所以最后王微叮嘱梅儿不要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便在郑桀“被”离开后,再次率兵出征。

这一次,她只花了不到半个月,便彻底消灭了被围堵在边境关卡的胡人残军,并且选了个时机曝光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瞬间声名大噪,震惊世人。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又进入了社畜状态,更新都比较晚,大家保重身体,不要熬夜,第二天也是能看的。

第110章

长安城西市的崇德楼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老板靠着一手羊棒骨和卤肉的手艺,从最开始的小吃摊一路坐大,到了第五代,崇德楼虽然还算不得台面上的大酒坊, 却也打响了名字。由于价钱公道分量实惠, 很多老百姓手里宽裕的时候便很喜欢到这里买上几根棒骨回家打牙祭。而他家的卤肉也颇受一些勋贵喜爱, 时不时打发家中仆人过来割上几斤, 带回家下酒。

为了招揽生意,在一楼大堂老板还请了几个说书先生,轮换着过来坐堂说书,不过这一日大堂里座无虚席,挤得满满当当, 不少喜欢在楼上雅间的人也忍不住跑到楼梯处,听那说书先生讲着最近几日新时兴的段子。

不是什么吕洞宾三戏白牡丹, 也不是什么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讲的却是不久前平郡三州大战胡子,俏公主怒斩铁金刚。

说书先生三十来许,长相倒是白白净净, 留着三缕胡须, 双目圆睁, 说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唾沫四溅。

“着说那蛮子忽米哈赤,正是烟熏的太岁,火了的金刚, 虽说相貌丑陋吓哭小儿,端的是凶神恶煞,虎背熊腰。但见他手持一根丈八蛇矛, 恶狠狠张开大嘴,露出满口白森森獠牙,对着义军将士便是一阵叫嚣。将士们不曾提防,竟然被吓得胆战心惊,一个个双腿打颤,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唉,也休怪将士们这般胆怯,那忽米哈赤外号铁金刚,生下便因相貌丑陋惊死了亲娘,招致亲爹厌恶,将他遗弃在荒原中。却不曾想此人是天杀星下凡转世,生来便是要掀起血雨腥风,造出万丈杀孽,自然命不该绝。有山中狼群感应上天,便将他叼回狼窝好生喂养。此人长大后投入胡子军中,杀人如麻,喜吃人肉,白天要生吞三十个小儿,夜里还要活饮三十小儿之血当做夜宵!”

说书先生满口胡诌瞎编,但下面的听众们却不在意,听得十分入神。自从平郡三州沦陷后,不少从那里逃出的百姓也投亲访友的到了长安,胡人的残暴长安城的居民们也不是一点都不曾听闻,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愤慨之情。

说书先生废话半天酝酿了一番,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振作精神,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开始说起了长乐公主如何精彩亮相。

“只见我方阵中忽然擂鼓喧天,打出数面大旗,上书斗大的一个李字,一位娇俏的女娘骑着桃花马,分开众人,走上阵来。她身着一身灿银甲,手持一把红缨玄铁长/枪,头戴金冠,面似银盘,目如秋月,那真真可谓眼角眉梢带着千层的杀气,身前背后带着百步的威风。”

“众将士一见此人,不由得推金山,倒玉柱,齐齐纳头便拜,口呼千岁千千岁,你道此人是谁,嗨呀,不曾想竟是当朝万岁膝下长女,天潢贵胄,金枝玉叶,封号长乐的公主千岁是也。”

“长乐公主见忽米哈赤连着斩杀我方三员大将,心中且惊且怒,轻启朱唇,气沉丹田,扬声道,忒那贼子,可敢与我一战?”

“忽米哈赤见出阵的居然是个女子,心中轻视,不禁仰天长笑,但长乐公主岂是等闲之辈,不容他笑完,便已舞动长/枪,策马上前,两人瞬间战做一团!”

接下来说书先生用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来讲述这场杀得日月无光天地震荡的大战,那叫一个精彩刺激,想必当年赵子龙七进七出也不过如此。不过说到后面他自己也口干舌燥,看着下面的听众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一拍惊堂木,长叹道:“可笑铁金刚还看不起女子,却不曾想久战未下,累得是鼻洼鬓角热汗直流,一个没留神,心口便吃得一脚,大叫一声,只见得半空中寒光一闪,斗大的头颅伴着三丈高的热血冲天而起,顿时命丧黄泉。众将士见得此情此景,不由得齐声大呼,声响整天!”

“正可谓——弯弓征战作男儿,敌血飞溅石榴裙!”

“好,好!”

听众们其实心知肚明这些基本都是瞎编的,但不妨碍他们一个个听得心荡神怡,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顿时掌声如雷,还有人往台上投掷铜钱。虽然有人不服,酸溜溜的躲在人群里说些怪话,无外乎什么女子怎可抛头露面,不知廉耻。但涉及其中的女子不是什么出身贫寒的小民,而是正儿八经有封号的公主,因此也就只敢偷偷摸摸的酸上几句罢了。

说书先生忙着捡钱道谢,下面觉得还意犹未尽的人们忍不住议论了起来,不外乎是讨论前段时间传回来的消息是否真实,那位一直隐居深宫的公主娘娘当真如此厉害,以女子之身亲自带兵荡平了入侵的胡人?

“嗨,这还有假,圣上不都下旨了嘛,要亲自出城迎接公主千岁班师还朝。说来也可悲可叹,朝中那么多大臣贵人,文武百官,拿那些胡人束手无策许久,最后却是靠着一个女子……莫非我朝真的再无良将了吗?”

“哎呀,意才兄何苦做此悲叹?焉知传言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万一是打着公主的幌子,私下却派去了另外的大将呢。你想想,圣上不过四十不到,便是再早,这位公主娘娘最多二十出头。加之又是个纤弱女子,怎可能真的亲自奔赴战场杀敌,怕不是连一把小刀都举不起来。”

“二位贤弟,慎言,慎言哪。”

几个书生打扮的人正在窗边窃窃私语,忽然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不由得和其他人一样好奇的站起来举目张望,只见数十个身背小旗的骑士骑在马上飞驰而过,口中呼喊着“圣人出宫,诸人回避!”

没一会儿,便看见御林军列阵而出,驱赶着街上没来得及躲开的百姓,更有一大队宫里内侍打扮的人忙着支起帷帐,清水净街,黄土铺地。众人见此阵势,便知道是大明宫中的圣人出宫,急忙一个个低头垂手的站好,不敢乱动。

又过了半个时辰,才见黑压压一片仪仗以及数不清的侍卫拥着一顶明黄御銮远远而来,鼓乐齐响,有见识的人见到此阵势便推断,似乎像是要出城去迎接什么人似的。不待内侍们喝骂,街道两边的人纷纷低头行礼,但却没有多少人跪拜,只因现在还没有这个风气。

御驾一行缓缓的过去了,但整个长安内城都被重兵把守,禁止任何人乱走乱动,百姓们虽然心中好奇,只得暂且压制住老实等待。这一等又过去了一个时辰,随着鼓乐声重新慢慢接近,街上以及两边建筑里的人都看见了御銮的帘子已经打开,里面端坐着身穿龙袍头戴冕旒的圣人,他面带笑容,似乎心情很是不错,还对着两边的百姓挥了挥手。

不过大多数的注意力却集中在了御銮的右边,只见一匹火红色的骏马紧紧跟随在御銮之后,上面侧身坐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女郎。想到近来风传的消息,大家便猜测莫非这位便是收复平郡三地的长乐公主?

然而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公主并未身着铠甲,也没有长得多么的英武不凡,杀气凛然。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养在深闺之中斯文秀美的名门贵女,梳着时下流行的高髻,满头珠翠,身上穿着一件深紫色的长裙,裙摆垂下,几乎触地。

虽然一时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公主却丝毫不怯,大方自然的面带微笑,还时不时的对着百姓们点头致意。当她走过太平坊即将和皇帝一起进入朱雀门时,街边的一栋高楼上,几个华服打扮的男子正躲在窗后,窥探着下方的仪仗回宫。

而这几个人里打头的正是江流。

他看了几眼后便回到堂中坐下,抚摸着自己新近留长的胡须,半眯着眼默然不语。他麾下的几个谋士幕僚见状,便纷纷上前,面带担忧的询问道:“大人,下面那女子,可是那长乐公主?”

江流思索许久后,缓缓点了点头:“不错,虽然已许久未见,她也变了不少,但容貌却没怎么大变,确实是我曾经见过的长乐公主。”

一个幕僚犹自不信:“可……看上去不像是传言里描述的那样啊。不是说长乐公主十分英武,每逢厮杀,必定带头冲锋在前吗,但据小人所见……不过平平无奇而已。”

江流摇了摇头:“不,你们几个都是文人所以没注意,那长乐公主骑在马上,如此颠簸,头上所带的珠花居然只是微微颤抖,身体更是一点不曾晃动,可见骑术精良,绝非你们以为的空有虚名。也许……这还真的不是皇帝瞒着下面的文武大臣玩的一招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只怕那些战绩确实是这位公主千岁打出来的。”

幕僚们表示完全不信,一个和江流关系最好的中年文士怀疑的道:“大人,这不能吧,即便那公主是天纵奇才,打娘胎里便开始习武,算算年岁,最多不过十七八岁。况且女子天生体弱不比男子,就她那样纤细的样子,如何能舞得动枪,耍得了棍?”

“对啊,这些姑且不论,据悉此次驱逐胡人,还是那些私自招募起来的地方百姓为主,联合了西域诸国在边界处设下埋伏,堵住了胡人的退路……那公主自幼长于深宫之中,十几年来毫无作为,也不曾听闻有关她的什么事迹,她哪来的这等手段和谋略?”

另一个幕僚补充道,并且忽然想起了什么往事,不屑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