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临萧关(2 / 2)

寒门枭士 高月 1634 字 13天前

“没问题,我会在年底前把它修好,不过张将军还是称呼我为都统吧!叫太保有点生分了。”

“卑职感谢都统厚爱!”

李延庆这次坐镇西北,被封了一串官职,其实权官有两个,三路经略置制使是西北三路的最高政务官,而另一个西军都统制则是西北军最高军事统帅,李延庆在延安府没有纠正张浚叫自己都统,到了萧关这里,反而纠正更低一级的张宝,明显是在笼络张宝。

张宝虽然只是统领,但他资历很深,在边疆已经呆了二十年,经验非常丰富,而且他现在也只有四十岁,属于李延庆准备提拔的将领。

至于张浚,虽然他是南宋兴四将之一,但他留在陕西路会成为自己的掣肘,同时也会被自己压制而无法发挥才干,把他调去河东或者原符合双方的利益。

.......

李延庆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守为攻确实打乱了西夏的战略部署,当韦州方向的烽火传到兴庆府时,李乾顺几乎一夜未睡。

西夏最强盛时号称五十万大军,当然,这里面有很大的水份,西夏是全民皆兵,而且朝廷对士兵只提供少量兵器,其余盔甲弓矢都要自己准备,去前线作战也要自备口粮,更不要提什么俸禄。

一旦爆发大战要全民动员,当然很容易凑齐五十万大军,但实际的常备军不会超过二十万人,否则,西夏算拥有河套之地,也很难供养这么多军队。

前年西夏和金国争夺辽国西京,双方爆发激战,最终以西夏的惨败而告终,西夏军损失近十万人,被迫向金国投降称臣。

元气还没有恢复,西夏又看到了宋朝节节败退的机会,李乾顺便出兵八万攻打熙河路,又出兵两万牵制陕西路。

现在西夏常备军除了拱卫兴庆府的八万铁鹞子近卫军外,只有零散分布各军司的两万军队了,李乾顺还真没有军队援助韦州。

天刚亮,李乾顺便紧急召集重臣前来兴庆宫商议对策。

西夏官制模范唐宋,同时又有一套党项族官职,很多大臣往往都身兼两职,如尚书令曹价,他是西夏的宰相,同时也出任党项族的祖儒一职,仅次于宁令和谟宁令,宁令是西夏皇帝,谟宁令则是皇室诸王。

不过李乾顺崇尚汉人化,在他的治下,唐宋官职已经实权化,而党项官职则变成了虚职。

“陛下,微臣听说李延庆出任西北三路经略使,李延庆急于破局,这县显然是他反守为攻的手段,虽然微臣不得不承认这一手很高明,但也有弱点。”

率先说话的是尚书令曹价,李乾顺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什么弱点?”

“宋军的弱点也是兵力不足,只要我们从西面攻下凤翔府,能截断李延庆的退路,他若不想全军覆灭,必须立刻撤军,这样宋军不战而退。”

“说得好!”

李乾顺赞许一声,又对礼部尚书李仁忠道:“仁忠,你说说看。”

李仁忠也是皇族,被封为濮王,官任礼部尚书,是李乾顺的心腹,他起身行一礼道:“微臣基本赞成曹相国的意见,只是微臣担心韦州那边,察卡只有四千军队,能不能守住韦州?若韦州失守,西平州防御空虚,李延庆一路北了。”

李仁忠的担心也是李乾顺的担心,李乾顺叹口气道:“我也想增兵韦州,但手已没有多余的军队,除非临时征兵,可这样伤耗太大,要么动用近卫军,可似乎又还不到那一步,让我很为难啊!”

“那把夏州的两万军队调来韦州!”曹价显然已经有了方案。

“那陕西路那边怎么办?宋军会不会又从陕西路那边北夏州?”李乾顺点到了核心问题。

曹价微微一笑,“陛下忘记金国了吗?这个时候完颜斜也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插一脚,微臣相信陕西路的宋军会全力防御金兵,不敢北。”

李乾顺恍然醒悟,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道:“依相国的建议,立刻调夏州军队支援韦州,同时令李察哥全力攻打凤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