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1 / 2)

边关小厨娘 团子来袭 2872 字 1个月前

姜言意把莲藕洗干净了削皮,切成薄片,听到楚淑宝的话不由得道:“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哪能拘着不让吃?”

楚淑宝像是找到了盟友,愤愤道:“我母亲说胖了嫁不出去,为了嫁人不让我吃肉,那我才不想嫁人呢!”

姜言意被她逗笑,道:“你哪里胖了,太瘦弱了容易生病的,现在这样就刚刚好。”

楚淑宝见姜言意处理完了莲藕,又捡起土豆递给她:“我母亲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在京城时多吃半碗饭就得被她训半天。还好西州没有那些规矩,我来西州这些日子,发现这里的姑娘们个个精气神都好,不像京城,一眼望去全是病美人,每次参见宴会,我看着她们都觉得可能会晕倒一大片,还好祖母疼我和惠宝,在吃上从不拘着我们。我还是喜欢西州的风气,年轻姑娘们上妆容也不必把自己脸抹得跟命不久矣一样。”

姜言意道:“千人千面,不管是妆容还是形体,匀称自然就很好看,没必要为了别人口中的好看糟蹋自己的身体。”

楚淑宝狂点头:“我也这么觉着。”

二人唠嗑了一阵,伙计买了菜回来,不过他只买了较为便宜的猪肉。姜言意把一半瘦肉切成薄片备用,另一半剁成泥混合香菜末,打上一个鸡蛋搅拌均匀后捏成丸子。

食材准备就绪后,她把锅烧干了下油,等油温上来了,挖了一大块调料酱到锅里,凝固的大油遇热融化,植物油和动物油混合激出阵阵浓香,姜言意一边用铲子翻炒,一边把香料下锅一起混炒均匀,一时间空气里全是浓郁的调料辛香。

调料炒香后倒入滚水,若是用高汤滋味会更好些,可惜时间不够,来不及熬制。

水一开,姜言意先把土豆片、莲藕片、豆芽菜和豆腐放进锅里煮着,估摸着七成熟了,才把肉片和香菜肉丸子放进锅里,同时用滚水单独泡了几块方便面,等面泡涨了,用筷子夹到锅里煮入味,熄火后装入汤砵中撒上葱段和香菜,既好看又增香。

冒菜跟火锅的不同之处大概是火锅是涮着吃的,而冒菜则是一锅乱炖把食材全部煮好了吃。

饭是用木桶蒸笼提前蒸好的,姜言意喊一声开饭,在外边闻着味咽了半天口水的伙计们跟狗抢食似的冲进厨房,把两个冒菜盆和装饭的蒸笼一起端了出去。

十几个人围坐两桌,姜言意带着邴绍和楚淑宝跟几个老师傅坐在一起用饭。

面坊之前营生艰难,炒菜都不见得有多少油水,哪里有这样大口吃肉的时候,年轻的伙计们几乎是狼吞虎咽,从汤盆里挑起一箸菜,扒拉着热腾腾的米饭咽下,从舌根到舌尖全是麻辣的余香,回味无穷。

锅里的素菜似乎都煮进了肉香味,方便面也充分吸收了带有肉香的汤汁,吃到嘴里,只觉滋味比平时吃的好吃数倍,面坊的伙计们都赞不绝口。

楚淑宝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在席间没有半点不自在,甚至还会主动问老师傅们制面的工艺,看似不拘小节,但言辞间颇有分寸。

姜言意觉得这姑娘是个有主见的,她若是一门心思扑在胭脂上,将来指不定也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吃完饭,楚淑宝摸着滚圆的肚子唉声叹气,走路都艰难。

姜言意哭笑不得,“你下次别吃太撑。”

楚淑宝揉着肚子哀怨道:“我要是能管住自己的嘴,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她说着还闻了闻自己衣服:“总觉得衣服也被熏入味了,希望回去后惠宝不会拉着我的袖子一边馋一边哭。”

姜言意说:“没这么大味,下次你过来,把惠宝她们也带上就是了。”

楚淑宝眉毛开始打架:“祖母不让惠宝过来。”

姜言意问:“为何?”

楚淑宝一脸纠结道:“祖母说惠宝太贪嘴了。”

姜言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她再能吃,还能把我的店给吃垮不成?”

楚淑宝也跟着不好意思笑了笑。

她撑成这样,姜言意觉得走走消消食也好,就没叫牛车,带着楚淑宝直接徒步走回古董羹店。

刚到店门口,她就发现门前停了一辆牛车,牛车上没人,只有十几只鸡被绑了翅膀和双脚拴在一起,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煞是壮观。

第90章 真香!(第一更)……

楚淑宝瞧见这满满一牛车的鸡, 微微一怔,偏过头问姜言意:“店里这是要做全鸡宴?”

姜言意也摸不着头脑,她进店问杨岫, “外边那一牛车的鸡是怎么回事?”

杨岫道:“方才隔壁王府的车夫把牛车赶过来的, 说是给咱们的。”

姜言意心情有些微妙,这些鸡是封朔让人给她送来的?

他这送礼的风格还真是迥异多变、出人意料。

现在店里食客多, 把鸡拿进后院里得穿过店铺,怕冲撞了用餐的食客, 所以只能暂时把那十几只鸡放在外边的牛车里。

姜言意带着楚淑宝进店, 笑呵呵跟相熟的食客打个招呼, 对方知晓姜言意又开了一家面坊, 少不得恭贺几句。

楚淑宝是第一次到姜言意的古董羹店里来,发现这里除了地方小了点, 布局陈列一点也不比那些有名的大酒楼差,到处都干干净净的,一点不显脏乱。

半人高的竹制的屏风把每一桌都隔开了, 因此就算桌子间挨得很近,也不会给人拥挤感, 甚至因为有一道屏风挡着, 多了些隐秘, 食客用饭时也更自在。

每张桌子上都摆了个细颈白瓷瓶, 瓶口插着一枝半开半敛的红梅, 配上桌上摆放的各类精巧盘碟, 怎么瞧怎么赏心悦目。

楚淑宝没来得及夸姜言意这店里的陈设, 就听见有桌食客喊了声:“小二,备纸墨!”

楚淑宝循声看去,发现喊话的那桌食客都是些年轻公子, 几杯薄酒下肚,面上带着几分微醺,许是发现有年轻姑娘在看他们,几个公子哥儿脸上更红了些,为了彰显自己文采,又行起了酒令,念诗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邻桌的食客或笑吟吟看戏,或跟友人点评一二这群年轻人的才学。

姜言意对这样的情形似乎早已见怪不怪,她从柜台下方拿出笔墨纸砚交给杨岫,杨岫再拿去那一桌,公子哥们作诗时,也会引得周围吃锅子的食客起身去看个热闹。

作得一手好诗写得一手好字的,自然会赢得不少夸赞声,若是碰上装腔作势的,也会收获一顿奚落,这是在封朔给姜言意店里写了那篇古董羹赋后,店里兴起的,她自己也没料到最后会发展成这样的势头。

她的古董羹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古代的网红火锅打卡点。

别的馆子想学这个噱头,可惜没那个名气终究是学不过去。

楚淑宝不知这些,觉得颇为新奇,趴在柜台边上小声对姜言意道:“经常有人来你店里作诗吗?那你在笔墨纸砚上的开支岂不是就得破费不少?”

姜言意笑眯眯小声给她解释:“名气打响了,才能赚得更多。”

她指了指一旁墙上好几册手工装订的诗集,“这些都是之前来店里吃了锅子,兴致上来作的诗,书行的掌柜跟我商量,说想把这些诗印成书卖,不过还有几位作诗的食客一直没再遇见过,我无从征得他们同意,便将此事搁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