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然这一招投其所好算是用得恰到好处,本来北部的蛮子就没什么野心,只是想着掠夺一些可以生存的物资。
杨然觉得与其花费大量的军备去防范春秋战国,而最终还是要让边境的居民忍受骚扰之苦,倒不如剩下这笔军姿,用于结交春秋战国。
杨然确实足够聪明,并且懂得能屈能伸,该战该和,要是他也像大隋那些皇帝一样继续去跟春秋战国交恶,不仅无法在北部苦寒之地尽数歼灭作为游牧民族的春秋战国。
反而还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应付春秋战国的兵戎相见上面,那他又怎么能够稳固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至于另外两个强敌大唐和大宋就没有那么容易打发了,毕竟大唐一直就有强大的野心想要一统华夏版图,为此甚至不惜扶持起了一个上官家族用于干涉江湖势力的日益坐大。
而大宋的野心相对于要小上许多,他们一直以来偏安一隅,本来只想守着自己的一片净土。
可是大隋历代君王都不肯放过宋国,屡屡犯境,逼得他们只能去跟大唐联盟,共同讨伐兵精将广、虎踞中原肥沃之地的大隋。
尤其是在杨绍称帝以后,亲自率军打过了长江,把那江南烟雨如画般的美景化为了烽火狼烟的人间炼狱,这便让大宋和大隋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现在大宋的新皇赵文远又怀着志存高远的雄心壮志,自然是不肯再卑躬屈膝的偏安一隅了。
所以大宋和大唐都各自瞅准了大隋动乱的这个时机,两国都想着要来分割一下大隋这块断壁残垣、千疮百孔的土地。
杨然正是瞅准了双方的野心,来了一招驱虎吞狼之计。
此计说着简单,操作起来却是极难,因为大唐和大宋进攻的位置各不一样,欲要让他们两军碰出火花,那就需要故意诱敌深入。
可是诱敌深入说着容易,真要想把唐军和宋军引到一块绝非易事,因为唐军的主帅乃是身经百战的李林,宋军主帅又是足智多谋的田奉。
这李林之前在历城有跟杨然交过手,当时他是瞅准了杨然遇刺受伤,所以乘人之危前去劫营。
结果虽然是惨败而归,但他在那一战中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绝对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宋军的主帅田奉可能就是一个比较新的面孔了,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登上战场,不过他在理论上的那一套套战术早就折服了新皇赵文远,所以赵文远才敢任用这样一位新晋之星来作主帅。
这大唐和大宋的主帅一看都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主,那杨然又是怎么做到将他们引到一块,驱虎吞狼的呢?
答案其实非常的简单,这再厉害的人也有其弱点所在,只要瞅准了弱点下手,事半功倍的机会必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