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一章 唇枪舌剑(2 / 2)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1734 字 20天前

东方朔嘴角掠过讽刺的笑意。以他的聪明才智,当然知道今日之事必然难以善了。刘屈牦和刘不识,都是宗室老臣,他们两个人带头发难,非同小可。接下来会有一番怎样的唇枪舌剑,可想而知。但即便是明知如此,东方朔还是挺身而出,绝不会退后半步。不管是为了完成元召临去之前的托付之意,还是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他都必须站在太子身前,替他挡住明枪暗箭,绝不后退。

“含元殿上,太子殿下面前,是议论国家大政的地方,这些口舌之争,多说无益。两位既然是宗室老臣,更应该为所有的臣子们做个好榜样才是,又何必如同市井之徒,在此喋喋不休呢!”

东方朔面对着两个人的怒目而视,凛然不惧据理力争。随后,在刘屈牦的示意下,已经和他结成党羽的那些朝廷臣子们也纷纷站了起来,大声指责东方朔无礼。进而更是把矛头隐约指向太子刚才的失态。

见此情形,太中大夫司马相如、司隶校尉终军、中大夫严安以及诸多新进年轻臣子也都站出来与对方辩论。一时之间双方阵营剑拔弩张,你来我往,含元殿成了菜市场。

太子刘琚神情焦躁的看着阶下乱纷纷的景象。在这一刻,他很想拂袖而去,再也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然而,理智却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他是大汉太子,国之储君。更是与之有着生死之交的元召所期望的未来君王。即便是为了他曾经付出过的那些心血,他也绝对不能辜负。

“好了!都不要吵了……中山侯,你刚开始的时候想要说什么,现在可以继续说了。”

太子的声音很大,所有人都听出了他的不耐烦。宫殿内重新安静下来。刘屈牦冷冷的看着坐回座位的东方朔等人,心中想要去达成某些目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起来。

“殿下,老臣想说的是,自春末开始以来进行的赋税改制以及其他几项军政改革措施,都应该立即停止了!”

一言既出,满殿皆惊。东方朔诸人心头大震,抬头看着太子,都知道今天刘屈牦这些人是想要公开的挑战他的威信了。

“赋税改制以及其他措施,是丞相元召费尽心血制定出来的。并且是在得到父皇同意后才开始试点实行,其利国利民之处,不用多说。不管中山侯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些事都不是我所能决定,更不是我们就可以在这儿随便议论的。”

太子刘琚手掌紧紧的抓住椅背,掌心几乎要被上面雕刻的龙纹刺出血来。他用最大的毅力才压制住心头的愤怒,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回绝了刘屈牦的提议。然而,对方是有备而来,岂能轻易退却!

“太子殿下此话差矣!元召所制定的那些东西,到底对国家和民众有没有好处,现在根本就无法判定,何来利国利民之说?据老臣所知,有些地方闹得民怨沸腾商贾不宁倒是有的。更何况,他如今已经……呵呵!太子,陛下当时也只不过是同意暂时实行看看效果如何而已,既然有害无利,何不废之?陛下远在东海之滨封禅泰山,诸事繁杂,或许还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太子殿下能够提前为君分忧,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从刘屈牦嘴里说出来,理直气壮义正言辞,好一副忠君忧民的模样。

“尚书令大人这话可就说的不对了!元侯制定的赋税改制,利国利民,确凿无疑。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听说的那些民间怨愤,即便是有,那也是极少部分因为自己利益受损的豪门贵族们所激发的。如果按照元侯方略实行,三五年之后,国家益强而民间愈富啊……太子殿下,此事绝不可议!”

受元召之命一直主导此事的少府令桑弘羊早已经忍不住,他站起身来,大声抗言。没有人比他们这些做实事的更清楚,元召所说过的那些长远目标全部达成之后,到底会对整个国家意味着什么。有人如果要借此而生事,就算拼却一腔热血,他也绝不答应!

“大胆!你算个什么东西?敢对尚书令无礼。元召给了你们什么好处?现在他都完蛋了,竟然还要维护他!真是冥顽不灵啊……。”

大宗正刘不识脸色狰狞,撕下面具,不再掩饰心底对元召的恨意。而刘屈牦却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适可而止,不要再重新陷入无意义的争吵中。因为,接下来他有更重要的话想要说。

“太子殿下,如果这些事让你感到为难的话,那么等到陛下明确所命之后再做也不迟。但在此之前,掌管在元召手中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所有产业,到了收归朝廷的时候了!”

话语如刀,利刃封喉,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