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鲛人的传奇之所以如此兴盛,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它全身是宝,经济价值很高,例如许多墓穴里的长明灯是拿鲛人油脂做的,火焰幽静稳定;更有甚者,直接以鲛人身体做成灯台,灯芯连入皮下,直接燃烧脂肪,千年不灭,手笔之大,一般都是极其考究的人才会使用。
另外还有鲛人制绡,入水不湿,堕泪成珠等传说,曾经有古书中就曾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虽然说这有些是人格化夸大了不少,但其实多半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鲛人的皮可以用来做成避水的革制衣衫,在水中能减少阻力,性质类似于古人的潜水服,即所谓鲛绡;而鲛人的眼珠,不知其中有何特殊的器官,居然可以将海天之间的灵气凝聚吸收起来,与眼中的泪水结为一体,每当落泪的时候,就好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落下一般。
而它们的眼睛本身,就因为吸收的灵气充足使得其中睛明气也异常丰富,同时拥有鱼目的圆润和人目的晶莹,挖出来处理过后,可以做成别有韵味的装饰宝珠。
佛界曾经流行过一阵鲛珠热,一颗色韵普通货色的价格,都能炒到与鸽蛋大小的夜明珠不相上下,许多收藏家为之跟风,因此无数疍民龙户见有钱可赚,就都投身于捕杀鲛人制作鱼目珠,一时间蔚蓝的佛界圣海海域血流漂红,令人不忍直视。使得许多佛界圣地都沾染上了血腥的气息,每当半夜海中还常常传来十分凄厉的哭泣声音,最终实在是影响过于恶劣,才有佛门中人出来呼吁停止这鲛珠热潮。大约也是盛极必衰,又或许上天有好生之德,之后鱼目珠热潮就退了下来。
其实鱼目珠虽然有其独特的韵味,但实际上艺术价值远不如珍珠、夜明珠等物,大部分人追求了个新鲜感后,也就兴趣不大了,正好海中可捕的鲛人也少了,所以许多临时入行的疍民随之放弃了这项营生。
而关于睛明灵气的运用才是鱼目珠最富有价值的地方所在,最初的火热也正是因为许多修士发现了其对修炼神通有帮助,才一传十十传百,让许多人都想购得几颗拿来修炼的。但是后来人多了以后,许多不懂修炼的普通人也加入了进来,却是无法体会它真正的价值。
不过最近这些年,过去那一批收藏家老的老,死的死,不少家道中落或者后代改行了了,那些鱼目珠便重新从私人手中流出,而市场对此的需求又有复燃的现象,青龙所拿到的这串,正是其赠送者家中历代所传的宝物,只是他自己不怎么懂得欣赏,也不会利用其中的睛明之气,就拿来孝敬当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青龙老僧了,却不知如今此人已经落到这般田地,连别人曾送给自己的礼物都要割爱出去巴结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