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借势而为(1 / 2)

状元师爷 黄梁生 1273 字 18天前

安原县城的叛乱,从某种意义上说,倒是给了平遥一个难得的机会。本来官府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一些命令下去,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引发反弹。即使柳长安重新培训了衙役,加上县城方圆有限便于控制,真到执行时,一样会有各种麻烦。

官府的利益和小民的利益始终是两回事,大道理比不上眼前的利益,不管说的多好听,谁的碗里少了米,肯定都要骂娘。 这不是宣传或者舆论引导做的好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炊,从一开始官府所掌握的物资就不足以解决所有人温饱,于瘟疫也只能防范不能治疗。可以想象,必然有人会在这场灾难中死去。不管是病死,还是饿死,总归会死,而且总数还不少。

在上位者眼中,这些数字或许只是数字而已,可是在百姓而言,这些死者是自己身边的人,甚至是亲人,心情自然不会好。防病减灾,物资统一分配,强行推行秩序,一系列的工作其用意都是正确的,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以妨害百姓生活为代价。初期的服从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反对,意见乃至暴力反抗。是以阿史那的骑兵返回平遥,很大的因素就是对内不是对外。

可是安原的叛变,却让这一切问题变的小了。在一个巨大的外部危机面前,内部的问题反倒是变的不那么严重。不管是百姓还是大户也好,都得考虑一个极客观的问题,一旦叛军打过来,或者城里发生叛乱,自己过的是比现在更好还是更糟糕。

有关安原的情形他们所知不多,柳长安则发挥了自己身为穿越者引导舆论的优势,把安原的惨状进行有倾向性的宣传。比如大户人家全部被杀,女子都贞洁不保。那些大户人家的财产尤其是粮食都被瓜分一空,本地居民的产业也不能保全。而且那些物资有限,满足不了叛军需求,他们已经开始吃人,比如县丞就被吃掉了。

或许于难民而言,吃掉大户分掉他们的财产是一件很爽的事,对于本地居民以及大户来说,那就另当别论。尤其是听到吃人,就连最底层的升斗小民,也感到毛骨悚然。如果说分财产还影响不到他们这个阶级,到了吃人,那就是没人可以幸免的程度,谁都得想想自己会怎么样,自己又能怎么办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就看出当初招女捕快的意义,张李氏、石榴嫂这两个女人自身功夫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平时在民间就算是那种很亲民的妇人。与各位大婶街坊很谈的来,现在虽然穿了官衣,可依旧是那种知心大嫂的形象,与百姓距离没有拉开。对于普通人来说,她们那身官衣不会增加距离感,反倒是让她们说的话更可信。连衙门里都有人说吃人,那就证明是真的,于是对于民变的恐惧感更为增加。

一些不适应不舒服或是意见,在被吃掉或是被抢光财产这个大问题前,也就不那么重要,即使有谁想要说点什么,身边人也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斥责,“忍一忍会死啊,再怎么样也比被吃了好吧!”

柳长安现在唯一感到遗憾的,即使这个时代没有朋友圈。否则发几条有毒鸡汤,再配个名人,比如状元说过,每天只吃一顿有利于考中科举,或者宰相说,一切服从官府安排的人会长寿之类,效果会更好。

至于外来难民跟平遥关系不深,这个城打烂了跟他们也没关系,也正因为此,平遥怎么对待他们也是没关系的。原本官府行事也得遵守规则,即便冯素珍是状元,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可是现在有叛军这件大事在,一切从权,即便是最严苛的官员,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找他麻烦,他可以为所欲为。

一道道简单而残酷的命令发布下去,对于流民的控制越发严格,另一方面也是有赶人的嫌疑 。官府的态度很明确:想要走的官府不限制,如果留下就要守规矩,就要承认自己比本地人低一等,不要想着要什么权益,而是给什么就接受什么。

闹事的砍头,偷东西砍头,抢东西砍头,殴打本地人砍头……一系列砍头令连冯素珍自己都觉得有些心惊肉跳,但是在柳长安的要求下,还是都发布了出去。乃至她自己都有些奇怪,平素柳长安在自己面前严守师爷本分,不会因为知道自己是女人这个秘密就要挟什么,可是当他坚持一个意见时,自己这个主人居然做不了师爷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