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2 / 2)

只不过,作为非遗文化的传人需要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与影响力。

以京城四合院这一边洛家楼私房菜的规模,与开了数年,甚至弄了不少名声的梁王府相比有些逊色了。

但其他的评选方面,论派系师承,洛樱是最正统嫡传的洛家传人,罗庸虽然是弟子,但人品之上的瑕疵对比就显得尤为明显。

在京城考核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到洛樱回到影视城的时候已经是进入了七月。

北城地属华国北地,七月份正是盛夏,赶上了暑假,影视城里来了不少游客和群演。

洛樱悄无声息地回归,但小店每日一直都有人路过观测着消息。

洛樱一回来,小店还没营业消息就已经传扬了出去。

尽管重新营业的第一天洛樱已经翻倍地准备了食材,但食客们的热情依然超出了她的想象。

原本十点钟的早餐营业时间,愣是让食客们给拖到了十一点。

而半个月没吃到满意晚饭的老钱,恨不得马上杀过来。

小店早餐的爆火大概持续了一周的时间,热度才慢慢地降下来。

在京城的非遗传承人评审结束一周之后,华国文旅部官网正式对外公示人选,公示期长达二十天。

公示名单上,洛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家菜”代表性传承人的唯一人选。

只不过,除了对于非遗十分关注的一小撮群众还有相关的业内人士,大部分普通群众都没有关注。

毕竟,谁没事上网冲浪的时候会去翻华国文旅部的官网呢?

洛樱本身也没有告诉小店食客们这件事,等了她半个月回来的食客们都以为是处理什么私事去了,询问需不需要帮忙。

晨起,天色已然大亮。

这时节进了七月里,早上出门遛弯的,锻炼的人都多了许多。

早上起床出来跑一圈,回家冲个澡下楼直接过来排队吃饭。

这两天不少小店老食客们怨声载道,倒不是因为别的。

暑假来了不少的游客,很多人都是看了网上的攻略,一定要过来打卡早餐。

这些游客可真是把“来都来了”这一原则奉行到底,起大早就出门,就为了吃这一道早餐,搞得不少原本早起的老食客们都没有游客们排队的早。

今天的早餐是小笼灌汤包。

以前这东西在宫里的时候叫做灌汤包子,先帝那会的时候,宫里不少的贵人早餐都点这个吃。

灌汤包子不同与普通的小笼包,肉,汤,面三位一体。

会吃的人吃这灌汤包子,一品汤,二吃肉,三尝面皮,才能品尝出这灌汤包子的精妙之处。

洛樱在灶上蒸着灌汤包,自从她在京城那边的事情结束,陶然就屁颠屁颠地跟着跑回来了,等到网站上的公示结果一出,陶叔叔也跟过来了。

眼下,陶典正行使着自己的“员工家属”特权,自己端着灌汤包跑到小店院子里的桌椅上去了。

当然,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

曾经是洛家楼多年老客的陶爷爷也被带了过来,要不是看着自己爷爷的份上,陶然姑娘可能直接挥舞着扫帚把自家蹭吃蹭喝的老爸撵出去了。

灌汤包之所以内里有汤,主要是其中含有着猪皮冻,提前包肉冻包好在包子里,等到灌汤包上火一蒸,皮冻自然化开却不漏,这就看包灌汤包之人的手艺了。

猪皮冻是洛樱提前熬好的,选的是上等猪背的猪皮,出胶极好,做出的冻也好极了。

灌汤包都是提前洛樱包好的,卖完即止。

端上一屉刚蒸好的灌汤包,食客们打牙聊天。

“老板娘,明儿个咱们吃啥啊?你这一走半个月,必须得给我们补偿回来啊。”

“就是就是,营业时间不延长,那一周多营业一天吧。”

“明天做豆腐脑可好?想喝豆腐脑了?”

“切,你还点上了,我明儿个还想吃馄饨呢。”

吵吵嚷嚷的,如今店里已经是满座,外边还排着长队,陶然正飞速计算着账务上有没有错误。

洛家楼小院的石凳上,陶典与陶爷爷正一脸满足地吃着灌汤包。

进了大暑,早上七点钟都是热腾腾的,坐在院子里吃早饭正好,还能吹到点风,凉快快的。

灌汤包是细细的提褶,馅料只有一种,猪肉馅灌汤包。

筷子盈盈一夹,夹起来不起皮,翻身而不漏底,正是灌汤包的特殊之处。

轻轻一咬,轻薄的包子皮破开小口。

微微一吮,浓厚的鲜汤瞬间萦绕于口中,舌尖之上尽是鲜香。

灌汤包的个头不大,但内里各个都有着大分量。

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腿肉馅调好味,配上特制的猪肉冻包裹在面皮之内,汁香味浓,不油不腻。

喝完了鲜汤,香喷喷的猪肉馅,皮薄如纸的面皮,每一口吃下去都十分的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