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2 / 2)

镜明花作 Twentine 2025 字 3天前

钟帛仁淡笑道:“我说了,你若有计划,可先行入寨。放心,兄台若走,别说半月,在下多久都等得。”

姜小乙眯起眼睛:“你说你知道我想做什么,现下说来,说对了我就留下。”

钟帛仁面带微笑,左手先指了指自己,右手手心朝上,而后左手指了指姜小乙,右手翻为手背朝上。

这意思便是,她要做的事,与他正相反。

“我可以帮你。”他又道。

姜小乙眯起眼睛,将钟帛仁拉到一旁,低声道:“你先前还想劝说匪帮造反,这才过去几天,又要来帮我,读书人都是这般见风使舵的?”

钟帛仁不太赞同。

“经历了生死,心态发生转变,再正常不过了,与是不是书生并无关系。”他握住姜小乙的手,说道:“莫要激动,咱们万事好商量。”

他言语温和,说着说着,莫名就把姜小乙给稳住了。

明书问:“你们到底怎个决定?”

姜小乙:“回屋吃饭吧。”

尘埃落定,众书生颇为满意。

姜小乙再次留了下来。她为让钟帛仁的伤好得快一点,去抚州城里给他买药,几日下来,带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这几番来去城中,她仔细观察百姓生活情态,发现他们完全没有被山匪包围的紧迫感。

她从前就听说过,抚州之所以被称为“匪都”,就是因为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跟土匪扯上关系,甚至匪帮缺人之时,还要去城里人家拉壮丁,与朝廷征兵充军的手段如出一辙。

不愿过这般日子的人,早已举家搬迁,所以现在留在城中的百姓,都是与匪帮同生的关系,可以说是全民通匪也不为过。

某日傍晚,姜小乙在小屋门口劈柴,趁着喝茶休憩的功夫,望向茫茫游龙山,心想着到底走哪条线,才能够事半功倍。

“游龙山的匪寨可以说是铁板一块。”

身后,钟帛仁似乎看出她心中所想,走出房门,如是说道。

姜小乙:“哦?怎讲?”

“全国各地的山匪,多是为祸一方的恶贼,民众心中积怨已深。”他走上前来,淡淡道:“但此地不同,抚州城百姓与游龙山的关系异常紧密。每次官兵前来,城中百姓通风报信者,乱出主意者,可谓层出不穷,几次大型围剿皆以失败告终。”

说着,他微微眯起了眼睛。

“当年杨老将军为破除匪患,率大军前来游龙山,花重金聘请向导,层层挑选,可惜还是落了圈套,被带入满含瘴气的洼谷之中,导致前锋队伍损伤惨重。”

姜小乙看了他一会,蓦然道:“……杨老将军?”

钟帛仁清醒过来,道:“便是前朝的杨亥。”

姜小乙:“你怎知道得如此清楚?”

钟帛仁:“也是听人说的。”他来到姜小乙身边,随手拾起地上的宝剑。火红的夕阳在玄阴剑上,落下温柔的暮色。他看了许久,指尖在剑身上轻轻一弹,玄阴剑发出清幽明脆的声响。

他不禁莞尔,姜小乙蹲在木墩上看着,只觉得那笑容中的情致,似水流长。

“怎么?你又瞧上我的剑了?”姜小乙道。

钟帛仁道:“的确是把好剑。”

姜小乙哼哼一声,道:“这把剑的故事可多了,有些事古怪离奇,说出来怕吓死你。”

“哦?”钟帛仁持剑而立,好笑道:“你说说看,我也好奇,什么事能吓死我。”

姜小乙:“说了你也不信。”

钟帛仁:“那也要说了才知道。”

姜小乙歪着脑袋回忆。

“嗯……此剑原主,是个强悍无匹,却又异常愚蠢之人。”钟帛仁不语,姜小乙想了想,又改了口。“不对,非是愚蠢,只是有点死脑筋。”再想,还是觉得不对。“咝,好像也算不得死脑筋,那人……”她想了半天,终是形容不来,一声叹息。“还是说回这把剑吧,这剑原身只是块废铁,被我捡走,每天对着它打坐念咒,说长道短,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慢慢变成了现在这副光泽水灵的样子。这样说你信吗?”

钟帛仁毫不迟疑道:“信。”他忍不住又问:“此剑的主人,你印象深吗?”

姜小乙:“自然深,我还替他送了葬呢。唉……你不知道他死得有多惨。”

她起身,从木墩子上跳下来,清了清手里的灰。

“算了,妄议逝者毫无意义。”她冲着夕阳溜达几步,活动筋骨,无奈道:“人各有命,他自有他的想法,只是我还有些话未与他说清,有些遗憾罢了。”

钟帛仁问:“你想说什么?”

姜小乙刚陷入深思,忽又回头,笑道:“与你有何干系啊,问东问西。”随即睨了一眼,接着向外走。“人死灯灭,何必妄自纠缠,当下已经够忙了,我没空再去想他。”

她之果决,近乎冷酷,可埋在这果决之下,他们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因缘,又如春风,缠缠绵绵。

夕阳围绕着她的身影,朦胧情态下,他仿佛再次看见那根若有若无的细线,被暮光染红,牵绕着他们二人。

他曾有疑惑,搞不清此生到底是老天惩罚,或是奖赏。

如今看来,该是两者皆有。

姜小乙听到身后声音,刚回过头,被钟帛仁拉住的手腕。

“你说的没错,人死灯灭,从前之事当断则断。小……”他险些叫错了名字。“多谢姜兄弟解惑,今日起,过往之事我再不去想了。在下与姜兄弟意气相投,一见如故,若姜兄弟不弃,你我今后作伴而行,可好?”

姜小乙听他说着话,心尖一热,嘴上兀自反驳道:“我是江湖人,你是书生,我们怎么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