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一)(1 / 2)

宰执天下 cuslaa 2394 字 19天前

一场夜雨之后,东京城迎来了黎明。

雨后的空气澄澈而又透明,缭绕城中、经久不散的烟气在此刻也终于消失不见。

地面上变得晶莹透澈起来。屋顶上也闪烁着莹润的光泽,长长的冰凌从屋檐倒挂了下来,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韩府后园的一小片梅林,已是玉树琼花。远看一树皆白,宛如珊瑚,近看则是晶莹剔透,单薄冰层下,嫩色的枝芽透着薄薄的红晕。

而日常起居的后院正厅前的两株桂树,也都换了一身新装。

“是树介!”身后略显兴奋的是韩云娘的声音,“三哥哥,是树介吧?”

“嗯,是树介。”

韩冈应声,只见韩云娘兴奋的冲到桂树下,仰起了头。做了母亲多年,性子还如小孩子一般。

正值腊月,天寒地冻,昨夜细细的雨滴落到地面、屋顶和树枝上,便立刻冻结起来。

此时人称之为树介,觉得枝条上的冰层仿佛甲胄。另外也有称其为树稼的,因为看起来像是庄稼一样。

这是冬天里难得一见的气候,冬雨一年总有几次十几次,但能在枝头凝结成冰、又如此恰到好处的就不多了。

“爹爹,这是不是雾凇?”

金娘也一同过来了,看到院中的美景,也惊喜的一声。

韩钟、韩钲兄弟俩也在,但也只有他们两兄弟。仅是卯时初,家里小一点的孩子这时候都还在睡,得再过一会儿才会起来。

韩冈摸着女儿的小脑袋,“雾后凝冰,方是雾凇。雨后,就只能说是雨凇吧。爹爹在京城多年,还没见过雾凇。”

“雾凇一词的词义,在《字林》中说得很明白,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今日是雨后,的确不是雾凇。”

父亲是天下数得着的大家,王旖有一肚子的书,掉起书袋时,韩冈只能逼退三舍。

“王学究高才。”

韩冈半开玩笑的说着,换来的是王旖的一记白眼。

王旖最烦韩冈的就是他总是喜欢在儿女面前乱说话。

韩冈讨了个没趣,低头笑着对女儿道,“树介、树稼,仅指枝上结冰如壳,雾凇当然算,冻雨凝冰也能算,民间不分那么清楚。”

金娘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点着头,“孩儿知道了。”

韩冈抱起女儿,见王旖双眼中满是血丝:“怎么眼睛红着,又熬夜看书了?”

“前日官人不是带回来那几卷书,昨晚闲来无事,多看了一阵。”

“别在灯下看太久,伤眼睛。”韩冈笑笑,“早知道就不把那几卷《资治通鉴》带回来了。”

“奴家还盼着官人早点催司马君实早点将书写好,”

自从韩冈推荐了几位馆阁官去洛阳,也不知是不是他们想早些会京,又或者是想让同样负有编修典籍任务的韩冈感到羞愧,资治通鉴的编写速度陡然加快,两个月前将

“那怎么行。要是《资治通鉴》写好了,为夫可就偷不了懒了。慢慢写,最好等《本草纲目》编好了,他那边才交上来,那时为夫也有空读一读了。”

韩冈态度正经无比,王旖却抿起嘴瞪着他,开玩笑说得跟真的一样,家里的孩子还不懂事,当真了该怎么办?

“官人带回来的书,自己还没读过?!”

“哪有那个空?”韩冈摇头,他每日公务繁忙,有一点空都要写书,没有闲来看书的时间,“司马光那是写给天子、太后看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嘛,为夫这个做臣子读来着做什么?”

王旖哼了一声:“满口的歪理。”

韩冈摇摇头。他尊重司马光的成果,也确认这部书可以流传千载,甚至不会吝惜赞美之词——司马光的这部著作绝对当得起他日后所获得的声名。可韩冈现在还是认为自然科学比历史更重要一点,将自己记忆中那些知识整理好并传播出去,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夫是参知政事,看自己该看的,做自己该做的。”

王旖道:“官人其实也该写点。听说司马君实每天都记日记,还有一部纪闻专记听来的流言蜚语。还不知那部纪闻中,怎么编排爹爹和官人。”

“司马光有话没地方说,为夫有话可以直接在朝堂上说,他只能诉之于笔端,而为夫却可以宣之于口,情况不同,怎么能做同样的事?何况圣谟国政,当在朝堂,不当在纸笔之上。”

笔记也好,回忆录也罢,基本上都是给自己涂脂抹粉,然后将过错推给其他人。

这样的笔记韩冈是看得多了。尤其是那些文笔老辣,名声卓著的文臣,几条明面上事不干己的见闻,就可以把自己犯下的过错洗得干干净净,顺道将洗下来的脏水泼到已经不能自辩的老对头身上。

韩冈有哪个空闲与人在文字上勾心斗角?韩冈的《桂窗丛谈》,以及最近在增补的《肘后备要》,从头到尾都没有涉及朝事。

尤其是《肘后备要》,韩冈这一段的业余时间,大半都丢在了这上面。世上人人都希望可以日日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但万一遇到了灾害,总得有个应对的方略,韩冈的《肘后备要》便是一本相应的参考书。

他人的笔记,正篇之后就是补,补之后又有续,续篇不会重复前面的内容。而韩冈的《肘后备要》,如今是第三版。每一版都会在继承前文的基础上,修改之前错误的部分,然后添加一部分内容。

现如今韩冈正在编纂的《肘后备要》第三版,已不再局限于灾害时的应对,而是分作三篇,有日常疾病的急救和廉价药方,有灾害时的逃生与救助,现在又加上了救荒本草一篇,教导人们在灾荒时怎么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和清洁的饮水。

这已经不是韩冈一人的手笔了,韩冈公器私用,本草纲目编修局中有不少人被他拉了进来。韩冈希望,日后遇到灾害,不论是当地的官员,还是百姓,都能因为曾经读过这部书,或是手边有这部书作为参考,由此渡过难关。他确信,若哪天有一群人被冰雪困在大图书馆中,《肘后备要》肯定是最后被烧来取暖的,这样就够了。

劝诫无用,王旖也只能暗暗叹息,她明白丈夫是无心、甚至是不屑于此,并且有绝对的把握,不惧任何中伤。可文人用心酷毒之处,那比背后的暗箭还要防不胜防。何况作为妻子,王旖也分外不能容忍有人给丈夫的名声上抹黑,想到有小人背地里中伤韩冈,心口就是一阵堵得慌。

一阵晨风吹来,寒气逼人,韩冈不禁打了个哆嗦。

王旖见状,忙让端茶递水的下人,奉上加了胡椒的热汤,劝道:“官人,还是先去换了衣服再来。”

韩冈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