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满水碗(2 / 2)

启复汉 勇起笔 1292 字 17天前

一碗水端不平,就会有水洒出来,就会出问题。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刘信启直接盖棺定论。

“是!盟主。”

几人起身躬身行礼,知道刘信启打算结束今天的会议。

“大家回去后好好准备,从明天开始,都来参谋部大会议室,我们连开三天作战布置会。三月十五日,所有参与此次西向攻略的将士,包括参谋部所有军吏,政务院配合的官吏,全部出发前往海仓镇。三月二十五日前后,择机正式发动西向攻略。”刘信启安排道。

“是!”

几人告辞后,退出办公室。

刘信启揉了揉眉头。

就算有超人般的身体素质,精神上也是有些吃不消。

兴汉盟缺乏独当一面的人才,什么事情都要请示自己。而且自从有了便捷的金雕通讯网络之后,这种请示就显得更加频繁了。

结果导致刘信启面对的公务数量越来越多,自己也越来越累,空闲时间几乎缩减到没有,就算身在蓬莱,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屈指可数。

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建立秘书室才能解决。

参谋部也必须有一个帅才做主官。

只有这样,在政务和军务方面,有了秘书室和参谋部先期筛选和给出处理意见,刘信启的工作强度才能够大幅度减少。

遗憾的是,兴汉盟一个帅才都没有,就连刘信启也算不上帅才。

“哎,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是龚自珍的诗句,原意是他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也间接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

刘信启念出这首诗,主要是借用后两句:请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兴汉盟吧。

“盟主诗兴大发啊!”

罗高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是盟主的新作?有没有诗名?”

刘信启本来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想要剽窃,不过既然已经被罗高听见,那就顺水推舟了。

这首诗原名《己亥杂诗》,今年不是己亥年,就不能用这个名字了。

而且诗的前两句并不适合目前的现状,因为赵国已经不能用“暗”来形容,而兴汉盟并不“暗”。

“还没想好名字,你要用?”刘信启问道。

“我想将这首诗刊登到《百姓旬报》中。”罗高回道。

“不用了,不切实际。”

目前《百姓旬报》仅面对兴汉盟境内的百姓,还没有刊发到境外。

兴汉盟的吏员招募考试已经搜刮了好几遍境内可能存在的人才,不需要再次刊发《招贤令》来挖掘境内可能埋没的人才。

“你过来什么事?”刘信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