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以德报怨(2 / 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结交的都是一些小混混,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其中就有吸毒的。那些狐朋狗友见他有钱,便引诱着他开始吸毒。年幼无知又恰逢青春叛逆,加上对毒品缺乏认知和警惕,在这些“好哥们、好姐妹”的怂恿下,在他们“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逐渐将灵魂出卖给了毒品这个恶魔,踏进了这个万劫不复的毒品圈子。

吃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结果很快地上了瘾。一旦不吃它就抓耳挠腮无所适从,就头痛恶心、涕泪横流、万蚁噬心,那感觉就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法国作家、诗人科克托先生在其所著的《鸦片烟》一书中描绘了鸦片的罪恶本性:鸦片很有耐性,吸过一次鸦片的人肯定还会吸;鸦片懂得等待,一旦尝到了鸦片的滋味之后,没有鸦片而活下去是很难的。

何况廖秀青本身就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人,一旦吸上毒,体会到了吸毒时飘飘欲仙的快感,便摆脱不了那种渴望,无论喜怒哀乐都想吸上一口。等高中毕业后他的毒瘾越来越大,私房钱已经不够花了,开始向家里要钱。

一开始廖秀青说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父母信以为真,考不上大学这是唯一的出路啊,哪怕是赔点钱也是成长的经历,所以毫不犹疑地支持儿子的事业。廖秀青哪是做生意了?他骗来的钱当然都用原来吸毒。结果半年多下来,几十万打了水漂也没看到他做成什么生意,终于引起了廖慧凯的注意。

这时廖慧凯还没意识到儿子是吸毒了,只认为他和一帮酒肉朋友吃喝玩乐,把钱造没了,生气之下便断了他的财路。断了他的财路不就是断了他的生路吗?一开始从他妈妈那儿、姐姐那儿骗点小钱,时间长了,他姐姐发现了,廖秀青吸毒!

这下家里炸了锅,廖慧凯怒不可遏,把他绑到家里殴打一顿强行戒毒。但是他毒瘾很快发作,四肢痉挛、呕吐不止、两便失禁,心脏上仿佛爬满了毒虫痛痒难耐,哀嚎不断。折腾几天,整个人瘦骨嶙峋、面色蜡黄、嘴唇焦黑,要死要活。

他妈妈心疼了,说道:“他这样生不如死,怎么办呀?”廖慧凯狠狠心说道:“咱们也别怕丢人了,把他送到戒毒所强行戒毒吧,这样眼不见为净。”

今年从戒毒所出来了,见他气色也好了,人也胖了,一家人都很开心。本以为从此平安无事,没想到很快又复吸了。这次更厉害,毒瘾更大,吸毒已经不过瘾了,开始打针。廖慧凯才知道“一日吸毒,终生想毒,终生戒毒”的恐怖。

廖秀青没钱了就给父母要,一开始软磨硬泡,后来便强夺硬抢,再不给就自伤、自残。她妈妈伤心不过,只好依了他。可是廖慧凯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呀,终于把家里掏空了。这时的廖秀青已经没了人性,发疯发狂,不给就动手打人。

廖慧凯已经没钱了给他什么?时常被疯狂的廖秀青打的鼻青脸肿。廖慧凯越说越伤心,解开工作服的扣子,胸前伤痕累累,青一片紫一片,触目惊心。

作为一个医生,关山月对吸毒者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病态人格是吸毒成瘾者的一个主要特征。受毒品依赖性的驱使,觅毒品和吸毒品已成为吸毒成瘾者行为的唯一目的。一旦染上了毒瘾,便丧失了起码的责任感、羞耻感,哪有什么人格尊严、伦理道德?没钱就开始撒谎,跟任何人撒谎,每天惟一的信念就是必须把毒品拿到。

廖慧凯干工作兢兢业业,没想到遇到这样的儿子,这一辈子白干了!关山月想想说道:“下午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他,我懂点医术,说不定能治好他的毒瘾。”廖慧凯叹息道:“关总,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治好了也没用,他还会犯得,没救了!”

关山月说道:“你要是舍得,治好了咱们把他送到军队,让他在那儿呆上十年八年的,让他和毒品,和这帮吸毒者彻底隔离,这样不受诱惑就应该不会复发。至于再以后他怎么发展,咱们就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