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说得没错!”二房老太太同样怒不可遏,养尊处优的她指着闻堰靖破口大骂:“你个吃里扒外的奸佞叛徒,吃着柏氏的住着柏氏的还敢帮着外人来企图坑骗我儿,叫我说就该拖出去活活打死!”
“主君明鉴,闻堰靖的提议实是在为柏氏阖族考虑,难道戚家与李氏的前车之鉴主君还没看明白吗?”
“一派胡言,戚家没落是因为戚老将军战败身死后祸起萧墙,几个儿子窝里斗最后反倒便宜了外人,戚家军也被朝廷强制改换旗帜,变成了如今代元启麾下的西洲军,听命于当今陛下。”
柏宣怀怒火中烧地反驳道:“至于襄北李氏,世人谁不知李崇光父子二人战死后,仅剩李秉一根独苗苗,他母亲孟氏说什么也不肯再让他上战场,再加上当年李香穗挺身而出一战成名,这才导致了北境易主。”
“可如今的李香穗不也同样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况且她手里的兵马远胜我澜州节度府,全是精兵猛将不说了,光是人数就已经比我们多出三倍,就算朝廷有意夺兵权,那应该是先拿李香穗开刀,凭什么要我主动上缴?”
自古以来手握重兵诱惑谁能抵挡得住?别说向来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柏宣怀,就算是前任节度使柏宣恒还活着,也不一定会同意交出兵权。
闻堰靖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是个耿直之人,尽管已经竭力克制,可有些话还是不吐不快,“主君此言差矣,哪怕朝廷明旨昭告天下要收回地方兵权,最先动的也绝对不会是李城主。”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襄北军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扩充,如今人数已然达到浩浩荡荡的十八万之众。这当中还不包括李香穗以有护卫之命蓄养在有道小院的私兵。”
“堰靖可是听说这股私兵虽然人数不到一万却个个是能以一挡百的好手,实力不容小觑。除了私兵李香穗手里还有一支接近万人的护城军,是襄北王留下了世世代代守护襄北城的神秘力量。”
“传闻当初也正是这支从天而降的队伍解了围城之困,悉数盘点下来,李香穗手里可是足足握有二十万大军!这意味着什么主君可曾想过?”
柏宣怀听着这直戳要害的剖析逐渐冷汗淋漓,手握如此重兵还能意味着什么?无非就是朝廷就算有心解除李香穗的兵权,也没有能力在不动摇国本的情况下兵不血刃地达成目的呗!
闻堰靖说得对,自先帝起这些年朝廷确实没少传出收拢地方兵权的风声。
襄北是块硬骨头啃不下,柏氏手里却只有区区不到六万人马且这当中大多数人遏今为止还没真正上过战场,毕竟澜州地处中原腹地,不像西洲襄北是地处与敌国交界的前线边城。
柏宣怀越想越心惊肉跳,可让他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让出兵权他却万万做不到,经过一番思索,柏宣怀想到个绝世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