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清空血槽的打击,楚辞坐上了马车。不知道皇上又找他有什么事,就连国子监看门的都知道,只要宫里来人,就一定是来找楚司业的。
这次召见的地点是御花园,这个不是后宫娘娘们逛的那一个,而是皇上用来招待臣子的前园。
此时正值秋季,本应万物凋零,可御花园里却还是姹紫嫣红的,像什么木芙蓉,千日红,合欢花的,都开得正艳。最多的却是各色菊花,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屹立于枝头,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
“楚司业,这边请。”
楚辞跟着一个小太监走,走了没多久,就看见了一个亭子。
“微臣楚辞,参见皇上。”楚辞站在亭子下面行礼。
“楚爱卿免礼,坐下吧。这位是越析国二皇子闵真,这位是蒙舍阁罗亲王。”天和帝笑盈盈地给楚辞介绍。
“楚辞见过二位。”楚辞又站起来见礼。
“楚司业不必多礼,我听说那个文化公园是你带人一手建成的,还有那个课本剧,也是你排练出来的,可对?”
“楚辞在其中只有微末功劳,不敢抢功。这文化公园乃是我国商贾出钱出力承包所建。而课本剧,无论是剧本还是服化道,都是学子们自己亲自设计的。在下只在旁提点了几句。”
“大魏人就是谦虚啊,这些天我们也听了好多事情,都是和你有关的。听说你智谋过人,有卧龙凤雏之才,大魏有此人才,可真让我们羡慕啊。”
“不敢当,楚某承蒙老百姓们看重,对我有这么高的评价,但我却不能厚颜认下,更不敢和先贤们放在一起比较。”楚辞说道,他要敢厚着脸皮认下,那些狂热粉们一定会用唾沫淹死他。
天和帝适时地出来打圆场:“哈哈,两位不要再调侃我这位楚爱卿了,他年纪轻,脸皮薄,再说下去就要不好意思了。”
闵真和阁罗也跟着笑笑,不再继续说这个话题,而是转入正题。楚辞恭敬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叫他过来和两国使者共同出题的。
这两国除了来觐见天和帝之外,还带了学子过来进行友好比试。既然是比试,那么自然就要分出胜负。可是各国的知识文化水平不一样,教授的东西也不一样,如果只其中一国出题,恐其他两国力有不逮。所以他们今日就把三个国家会出题的人聚集到一起,然后共同商议出让大家都能满意的题目。
大魏这边,天和帝直接就想到了楚辞。倒不是说朝中其他大员不如他,只是这楚辞毕竟是专攻这一门的。想当初天和帝还曾让人收集过楚辞出的题集让大皇子做,结果自然惨不忍睹,他也就没好意思说。但对于楚辞出题的能力,他还是很信服的。
蒙舍国出题的是他们的参知政使,乃从二品大员,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眼中闪烁的精光让人不敢小觑。
越析国二皇子微微一笑,直接站起来,说越析的题目就由他负责出。
楚辞压力山大,这群人的身份一个比一个高,他怕自己会招架不住。但是,楚辞从来不怕挑战,任何的挑战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若他是那种甘于平淡之人,也就不会选择一定要考科举了。
“既然三位是此次出题的负责人,那么大家说说,该怎么出题,才能保证对三国来说都公平呢?”天和帝也是很重视的,这是他自继位起的第一次外交活动,万一输了的话,很没面子的。
大家开始思考,感觉无论采取哪一边的都不太好。那要不,一边出几题,然后合起来作答?可是,这出的题目有难有易,评价标准不一,那么该怎么判断哪边的人答的更好呢?若是由他们自己人来,难免有包庇之嫌。
按理说由其他几国的使臣来评价会更好一点,可是,论文教方面的影响,还是他们这几国更为出彩一点,若叫不如他们的来评判,岂不是贻笑大方?
第230章 赐婚
“各位,想的怎么样了?后天就是比试之期,大家需在今明两天将章程定下才是。”天和帝说道。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说的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若是哪部分没有协调好,丢的可不止是一个人的面子,就连后面跟着的国家也要蒙羞。
“楚辞啊,这里你年纪最小,就由你先来抛砖引玉,怎么样?”天和帝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楚辞突然被点到,却丝毫不见慌张。他站了起来,先朝大家拱拱手,然后说道:“既然圣上要微臣先说,那微臣就却之不恭了。我认为,这次出的题目可以设置几个环节,然后以积分制来评价学子们的表现。”
楚辞一开口,大家的注意就被吸引过来了。他的话不难理解,但是积分制是个什么东西呢?
“积分制就是以分卡累积,比如说,答对了一道题加十分,反之则减去,待到最后,哪边的分数高,就是哪边获胜。”楚辞解释道。
大家互相看看,眼中都是赞同。天和帝点了点头,说道:“继续说下去。”
“是!这几个环节可以这样设置。比如说,第一环节为必答题。将大家出的题目选好放置在一起,由学生自己轮流抽题作答,我们可以根据题量来决定答一轮还是两轮。待三国每位学子都答题之后,这一环节就结束。”
“可是,万一抽中的都是别国的题目,答不上来,那怎么办呢?”蒙舍国参知政使霍华问道。
“贵使不必担心,若是他们抽中的都是别国的题目,那么别人抽中的也必是别国的,这样不还是十分公平的吗?”楚辞说道。
闵真点点头,说道:“本皇子也觉得可以。”
“那么,就这样说定了?”楚辞试探着问道,他左右看看,见大家没有疑虑,便又接着说,“这第二个环节嘛,便叫抢答题。将大家设置好的问题一题一题出示,再由三国的学子们自己判断,若是会答就抢,不会就不抢。若有提前抢答或错误的,则扣去相应分数。”
“抢答题?这些文人书生如何去抢,若是大家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说话,岂不是很难听清楚?”闵真一贯推崇儒家文化礼仪,不太喜欢你争我夺的场面。
“二皇子,您多虑了。”楚辞一听便知他想的是什么东西,“这个抢答题并非是要他们去抢夺或是怎样的。只需拉响挂在桌边的绳子,在后面的人自然会断出是谁拉的更快些。”
“原来是这样!”闵真点点头,“抢答题之后呢?又是什么?”
楚辞看了看天和帝,见他点头,便继续说道:“抢答题后为风险题,分别设置十分,二十分和三十分的题型各几道,然后再由每一国的学子商议,每一边都有一到两次的机会作答,端看他们怎么选择。答对加上相应分数,答错则扣除。”
“我总算知道大魏皇帝陛下如此信任楚司业的原因了,这些东西在我们国内闻所未闻。而且,这样一来,刚刚的问题似乎都能解决了。若是必答题学生们不会了,还可通过抢答题和风险题挽回。而这根据分值的判断更是让人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哪边的学子更加出色!”阁罗亲王说道,他看起来一副草莽的样子,实则心中有计较,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成为使臣了。
“阁罗亲王说得对,本皇子也不曾听闻过还可以这般行事。”闵真加上一句。
“多谢二位称赞,楚某汗颜。”楚辞有些不好意思地拱拱手说说道,然后他又转向天和帝,说道,“圣上,其实微臣还有一个想法。”
“但说无妨。”天和帝心情很好。
“微臣以为,这出题者可以广邀别国使臣一起参与进去。特别是抢答题和风险题,可以由他国之人设置。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其他国家更好地参与进来,也可以让这些题目更具有价值,到时候比试的胜者也可以轻易服众。”楚辞显然考虑得很全面。
天和帝是十分赞同的,他看看其他人,问道:“贵使们认为楚爱卿的提议怎么样?”
“就按楚司业说得去做吧,本皇子再也想不到更好的了。”
“本王也同意,就按楚司业说得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