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不咸鱼了 第164节(2 / 2)

因为附近的人知道京大这边的欢辣纪很火,所以他们的小摊,打上这个招牌后,不少人都是为了欢辣纪的名声来的。

“这事没得商量。”纪明一脸的严肃,她要借此告诉所有人,他们欢辣纪最重卫生和质量的。

看到纪明嘴角的淤青,罗秀华想起齐大满脸上的伤,不由叹了口气,如果可以,她是不想和纪家交恶的,可惜现在已经没了选择,今天的事发生后,她和纪家应该再也回不去了。

等到罗秀华离开后,顾小玉才狠狠瞪了一眼纪明:“你说你让人说你什么呢,还以为你也稳重了,结果还和之前一样。”

“妈,我知道错了,你放心吧,没有下次了。”纪明连忙保证。

“接下来这样的事估计还会不少。”顾小玉不由叹了口气。

“从明天起,不允许其他人再打着欢辣纪的招牌了。”他们当初会同意,想的不过是这样能让大家双赢,到现在看来,显然是不能了。

“这事确实得好好考虑了。”顾小玉点头。

罗秀华这边忧心忡忡的出了店铺,心里开始担心这事要是影响了杨小丽和纪眠的关系,估计她又要到家里闹腾了。

光是想想,罗秀华就觉得脑仁疼,说来说去还是怪大满想省下那点料包钱。

听罗秀华说完纪家的态度,齐大满一脸的不在乎:“没事,不就是让我们去买吗,我们找其他人去买就是了,至于招牌,他们还真以为我们稀罕了。”

这段时间,摊子上的生意都不错,所以齐大满对于纪家说的这两点,完全不觉得有什么。

说道这里,他不由嗤笑一声:“那小子嚷着什么味道不一样,不照样有很多人买吗?”

“大满,咱们是做长久生意的,不能这样。”罗秀华劝阻到。

“妈,哪有他们说的那么严重,你看这几天来的人有减少吗?他们这样说不就是为了忽悠咱们多买点料包吗?”齐大满一脸的不以为意。

“可他们都是一天一换。”罗秀华还是觉得不妥。

“妈,你就别担心了,你这几天就多看着娇娇一点,万一要生了呢。”齐大满不想继续为料包的事和罗秀华车轱辘,于是转而说起其他的事。

“这事你就不用担心了。”罗秀华说着想起晚饭还没做,于是去了厨房。

罗秀华去了厨房后,齐大满觉得耳根子清净不少,他觉得他妈就是太胆小了。

这件事纪眠并没有和杨小丽提,毕竟他们已经分家了,再加上临近放假,大家都越发忙碌起来。

云县那边的周主任联系到车队后,直接告诉这边的林主任,所以纪眠们很快就知道这事,好在家里的货都是备好的,纪月那边的衣服也准备的差不多。

最后她们把这些装进蛇皮袋里打包好,等着车队的人直接上门拉走。

“希望那边有个开门红,这样我就有更多的底气去和这边的供销社谈。”纪月满脸的期待。

“肯定会的,越是下面的城市越喜欢这边的款式。”就算到了后世,只要听到这是哪哪流行过来的,就有很多人跟风。

“好像是这样。”纪月也想起上上辈子的事,大家似乎对京城那边的样式格外喜欢,不管是衣裙还是首饰。

“我听瑶瑶说你又收了徒弟?”纪眠笑着问道。

纪月摇头:“也不算徒弟,我看她喜欢,所以教她绣些简单的。”

“原来是这样,我以为你又有什么新计划呢。”

“手里都快忙不过来了,哪有什么新计划。”纪月不由失笑,算算日子,楚媛媛兄妹为他们奶奶定制的那套嫁衣做完估计都到年底了。

纪眠闻言不由弯了弯唇角,觉得忙碌一点也好,这样每天都十分充足。

第二天,楚媛媛发现纪月表情如常,想来昨天的事已经妥善解决,所以她也没多嘴再问什么。

她盯着自己手里的废布,不由陷入沉思,就她这水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绣荷包?

见楚媛媛发呆,纪月有些惊讶,毕竟这姑娘一直都是一副活力满满的样子。

“媛媛,你有心事?”纪月想说有心事的话今天可以先回去,免得把指头戳伤。

“没有,我只是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绣荷包。”楚媛媛说完视线落在旁边的绣架上,那是纪月在绣的料子,两厢一对比,楚媛媛越发觉得自己不成器。

“你现在时间尚短,多练习一阵子就好了,我从小开始学,怎么也有十几年的功夫了,要是你们能轻易赶上,那我这十几年不就是白费了吗?”纪月笑着道。

“是我贪心了。”道理楚媛媛也明白,但人嘛,总是急切的。

纪月笑笑没再说话,开始认真绣花,她打算这件绣好,就暂停接嫁衣的活,她得先把【纪】的架子支起来再说。

纪明终于在苏燕飞的学校看到那位从国外回来的年轻老师,苏燕飞用手肘碰了碰他的胳膊,低声道:“是不是很厉害。”

“我怎么觉得有些他看起来有些面熟呢?”纪明忍不住抓了抓头发,是真的觉得面熟。

“难道你已经见过了?”苏燕飞语气有些惊讶。

“就很面熟,如果见过我应该记得才是。”纪明的语气带着不确定。

“那就是没见过了,对了,你妈帮我们找的院子我去看过了,等我爸过来确认后就可以买了,估计今年我能在这边过年。”苏燕飞的声音有些兴奋,京市过年肯定会比老家热闹。

“那我们今年就能过一个热闹的年了。”纪明一脸的惊喜。

“对,到时候咱们两家可以在一起过年,可惜我姐不来这边。”提起苏燕妮,苏燕飞的语气有些惆怅。

自从苏燕妮嫁人后,就再也没有在家里过年了,只是每年初二的时候带着姐夫和孩子一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