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斯大林不高兴(1 / 2)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1697 字 22小时前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丢一个就有大麻烦,丢两个肯定是红色苏联的末日!

对于这个结论,参加政z局扩大会议的人们是没有什么不同意见的。而今天的政z局扩大会议上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当然就是如何解列宁格勒之围,并且打败试图进犯莫斯科的敌人了。

“巴甫洛夫同志,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们说一下作战计划吧。”斯大林抬起手,指了指挂在会议室墙壁上的大幅军用地图——这是整个苏德战场的形势图。

从形势图上看,这个时空1943年4月时苏联面对的形势仿佛比历史同期要好得多。

首先是苏联没有沦陷大片国土,对比世界大战开始前的1939年8月,苏联几乎没有失去什么土地。现在苏德两军的主要战线就沿着苏联1939年8月时的国境线展开。

在中路战场上,德军占领了原属波兰的西白俄罗斯,双方的前沿目前在明斯克-平斯克一线(南北走向),以及东白俄罗斯和波罗的邦的边境线(东西走向)展开。而且德军从去年秋天的泥泞季节到来时开始就在白俄罗斯处于守势,有些点到为止的意思。

在南线的乌克兰战场上,德军的攻势倒是贯穿了整个秋季和冬季,直到德军完全占领了基辅。但是德军却没有跨过第聂伯河的意思,哪怕在第聂伯河结冰而且东岸防守相当空虚的情况下,德国人都没有大举过河(小规模的火力侦察当然是有的)。德国人在乌克兰的目标,似乎也仅仅是取得原本波属的右岸乌克兰。

而德军唯一越过1939年8月的苏联边境线的地方就是列宁格勒附近,而且还把列宁格勒团团包围起来了。不过德国人并没有进攻列宁格勒的意思,只是围困,仿佛想要靠饥饿迫使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屈服。

当然……也有可能围城仅仅是个筹码!

对于德国人的真实目的,说实话,连高瞻远瞩的斯大林现在都一头雾水。

因为德国人一方面没有大举入侵,一方面也同意和苏联展开密谈,而且还提出了条件——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以1939年8月时的苏波、苏芬边界为苏联的国境线,同时将整个乌克兰移交给德国管理。

条件当然不能接受,但是德国人的野心似乎也就此暴露了,他们最多只想要个乌克兰,并没有想过要灭亡整个苏联。

但在同时,德国人又支持了前俄罗斯女皇奥丽加……

所以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政z局研究了半天,终于得出了一个看上去似乎最接近现实的结论——德国内部对于是否要消灭苏联是存在巨大分歧的。

以帝国元帅赫斯曼和帝国元帅施莱彻尔为首的容克军官集团可能不愿意灭亡苏联,他们这些人在1942年6月前大多是苏联的朋友,还在苏德合作和苏德贸易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而以纳粹党魁希特勒为代表的德国右pai工贼势力显然是极端仇视苏联的,这些人虽然也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但是对苏联的仇恨甚至超过了贪婪的资本家!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判断,认定德国纳粹帝国主义集团在1943年内的目标将是夺取整个乌克兰,通过长期围困夺取列宁格勒和华沙,并且在中路向莫斯科挺进,但是不会发动对莫斯科的进攻……”

巴甫洛夫元帅首先介绍了最高统帅部对德军意图的判断。其中夺取整个乌克兰的判断是基于苏德秘密和谈,德国……至少德国容克集团的目标是乌克兰,这是非常明确的,那么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就有可能用军事手段攫取,这也是容克军官集团一贯以来的做法。

而通过包围夺取华沙孤城是肯定的,无需多言。至于列宁格勒的得失,在斯大林看来很可能会决定德国的对苏政策。如果列宁格勒最终成为“女皇陛下忠实的彼得格勒”,那么灭亡苏联就可能变成德国的国策!

反之,列宁格勒人民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伟大的苏联红军又及时解了列宁格勒之围,那么德国人将会充分认识到苏联人民不可战胜的抵抗意志。

至于德国在中路向莫斯科挺进但不会夺取莫斯科的判断,则是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在仔细研究了德军以往的战例后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