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160节(1 / 2)

我力能扛鼎 宣蓝田 2518 字 2天前

唐荼荼不敢逗他了,左右瞅瞅,轻手轻脚站起来,坐去了徐先生那头。

徐先生和两位译官在说话,几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趁着四周无人,已经围着这摩罕古教说起来了。

译官道:“这些人念的是《楞严经》,乃是经中之王,各路祖师大德共尊其为佛首。佛家学问缜密,入我中原后,又分出教派几十余,多佛并立,信奉者有众有寡,方某大多有所耳闻,却从未听说过什么——‘摩罕古神’。”

“几十个教派?!佛不就如来佛、弥勒、观音,什么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十六罗汉,这全加一块也不够他们分呐?”

徐先生哼了声:“一群刁民贪香火钱,吃喝嫖赌都不绝的也要剃了脑袋,窃用真佛教义,借个名头立教,就能大揽钱财。盛世也出刁民,穷麻子们嫌两税重,宁愿剃了头也要入僧户。”

僧户是户籍的一种,跟商户、匠户一样,有专门的度牒,符合审核标准的才能入此籍。

前朝末年兵祸四起,将王朝剜成了筛子,是以盛朝从天津入京时没打几场仗,就叫半壁江山稳稳当当地换了新主。此后多年休养生息,崇扬佛道,稳定民心。

朝廷念着这群和尚、道士没稳定收入,所以征税极低,也从不在僧人道士中募兵、保丁保甲——就是不参与生产,不用服兵役,也不用承担定期军训和巡夜的义务——只有少数香火供养不足的寺院,才会自己种地。

为了占这个便宜,好些好逸恶劳的百姓都会找门路加入僧籍,还有许多脑子活泛的,扯着大小乘佛教的幌子建立新教,印发经册,聚众敛财。

二百年过去,全国入了僧籍、道籍的人口有三百多万,反过来侵占农田,已经有了人祸的前兆。文士们几次提出佞佛祸国,需得灭佛,可每回都雷声大雨点小,背后原因复杂。

——这摩罕古神,也是个假神么?

低低不断的诵佛声渐渐变大,且无端端地有了回音。

那回音空灵,似在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中传,唐荼荼循声望去,瞳孔一缩。

北面的黑布陡然撤下来了,那后头原来不是什么木楼墙壁,而别有洞天——后头竟藏了一座巨大的兽佛!一直被黑布盖着,坐下来这么久了,谁也没瞧见。

勾栏里太黑,唐荼荼确定不了参照物,辨不清距离和佛像的尺寸,只估摸着那巨大的塑像大概有四五丈高,顶天立地地矗在那儿,沉甸甸压在所有人心上。

可这佛像诡异,看最高处,分明是个三角脸的白狐狸,面上无波无澜,狭长的眼尾挑了一点红,斜斜上扬,是一双魅惑人的丹凤眼,却似真佛般端坐在莲花台上,一手拂于膝前,捧着一串佛珠。

这巨大的塑像上半身光华明致,而从腰下开始,那些灰暗的纹路渐渐瞧清楚了,那莲花台上竟有无数小人,缺头断臂的、人头畜身的、皮肉残缺成了骷髅骨的……

一群滞留在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中苦苦哀嚎的“人”,往这狐狸佛身上爬,却多数都坠下了黑沉沉的深渊中,只有少数人爬上了它的袖口与掌心,围拢那一点亮光,露出如释重负的笑意来。

狐狸佛那狭长的眼睛,似微微阖眸,俯身望着世人受苦受难,竟从一个狐狸脸上瞧出既慈悲又无情的佛性来。

“这绝不是佛。”

姓方的译官极目细瞧,断言道:“佛家从没有拿狐狸作图腾的。”

徐先生骂了声:“妖邪之物!”

第152章

受洗礼,动辄一两个时辰。

这跟个贼似的东拼西凑来的兽佛,连整个仪式都是东拼西凑来的。

三米长的铜钦,那是藏佛的特色乐器,低沉的“呜呜”声只能吹出三个调,原始中浸透了庄严肃穆,使得那狐狸佛性更足。

“供了个四不像当佛;外头的栀子灯是从妓馆抄来的;六道没抄齐,就凑了仨。”

“教徒是白布缠头的大食人,可佛教哪儿来的‘受洗’?受洗又是十字教的说法了——老朽以前见识过一些新教,就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抄,编一段史,以示自家供奉的真神最早出世,凌驾于各大教之上。”

“雕工倒是精妙,太后那万佛寺主殿里头的佛,雕得都没这好。”

译官行走过许多国家,见识广博,算是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徐先生不知是什么来头,这中年人身上有种不大符合他这年纪的反叛精神,不像是规行矩步的人,跟太子气质也不合,不知他为何给太子做了幕僚。

几人言行无忌,信仰单薄,平时正儿八经的佛道放眼前,他们也未必高看一眼。眼下对着这狐狸评头论足,把这假佛身上每一处都嘲讽了一遍。

唐荼荼留心听着,渐渐看入神了。

舞台底下不知燃起了什么东西,整个地坑中全冒着黑烟,烟雾几乎要凝成实质,却闻不着什么焦味。

这黑烟大概代表着地府,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相继跃上台,装模作样地捉了几只小鬼,押到了狐狸佛底下,唱了一段神神叨叨的戏。

“姑娘爱看傀儡戏?”年长的方译官问。

徐先生跟着扭过头,瞧这唐姑娘就坐在他旁边,双手撑着腿,几乎要贴到前排坐席的椅背了。她直勾勾地望着台上,好半天眼皮都不眨一下。

徐先生一怔,不免后背汗毛竖了竖。

他听过这位太子称赞这位异人,寻思既然是异人,身上总该有些灵通,有些与常人不同的奇诡之处。在知骥楼同她研究放映机时,徐先生暗中观察了几天,看她吃的是大米,喝的是茶叶,吃喝穿用都没什么讲究。

可这位唐姑娘,一旦专注做事的时候,就仿佛魂魄离体、五感皆失了——眼皮一眨不眨的,别人说话,她也听不着。

她想事情的时候,总会踱着步在地上磨蹭鞋底,还要走“8”字、走“口”字圈,画完这么一通古怪的阵法,她再坐下,立刻就能破解难题了。

是人非人,不是很好分辨……

唐荼荼压根不知道自己走神时的习惯动作,都被徐先生一一拎出来剖解过了。她有着比常人都旺盛的好奇心和学习精神,看见一样,了解一样,非得摸透了才肯罢休。

直到方译官问了第二遍,她才听着,循声转头。

“我没大看明白。”唐荼荼指着台上:“那些牛头马面怎么那么小,是衣裳里头套了个小孩么?”

方译官笑道:“这叫杖头傀儡,也叫耍杆子,拄一根高高的木杆,杆子上头的傀儡人是假偶,做得栩栩如生。想让这假偶动起来,就用两根杆子挑起胳膊,能做好多动作,底下是有人举着杆的,只是烟雾缭绕,咱们坐得高,看不着举杆的人。”

傀儡木偶身上各裹了一身华丽的袍,像戏子一样描眉画眼,却敷了一张白面,两只眼睛大得离奇,看上去怪瘆人的。

“至于这黑烟,想是跟江湖术士学的,这烟弹叫‘逃路易’,是焰火棒,填料塞得瓷实,只冒烟不起火,算是个小戏法。”

通风不畅,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便只冒烟不起火了。这道理简单,唐荼荼一想就透。

可在他们眼里是个“小戏法”的玩意儿,叫底下看客惊呼一片。